首页
Home
企业介绍
Nav
产业资源
Nav
IT职业教育
Nav
产教深度融合
Nav
产教融合产品与服务
Nav
合作案例
Nav
联系我们
Nav
新一代信息技术
智能网联汽车
信息安全
移动应用
数字媒体
大数据
云计算
物联网
400 0731 162
教育强国建设新蓝图:职业教育如何破局?
发表时间:2025-03-12 12:12
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了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,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培养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。这一规划不仅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,也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。
职业教育:教育强国的关键一环
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洪法表示,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,而职业教育则是这一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职业教育不仅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的重任,更是推动产业升级、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。
“职业教育战线应当深刻理解《纲要》的政策内涵,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,努力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。”王洪法强调。
多措并举,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能力
近年来,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。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,而《纲要》则进一步提出要“全面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”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永亮指出,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经历了从构建到完善的过程,而《纲要》的发布则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
《纲要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,其中两个关键词是“两加快”和“两加大”:即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加快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;加大产业、财政、金融、就业等政策支持,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。
刘永亮认为,职业教育在办学条件和经费投入方面仍存在短板,而《纲要》直面这些问题,提出了切实有效的举措,明确了产教融合、职普融通的发展路径。这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必由之路。
地方政府: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引擎
《纲要》还提出,要深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,落实地方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,推动有条件地区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到市县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王伟表示,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将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。
“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将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,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深化产教融合、提升师资水平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,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办学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。”王伟说。
王洪法进一步指出,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。他建议,应鼓励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通过下沉市县开设分校、建立产业学院等方式,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职业本科:探索高水平发展之路
《纲要》还提出,要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,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。王伟认为,未来五年内,职业本科学校将进入快速发展期,技能型大学的研究也将逐步提上日程。
“技能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,与研究型、应用型高校形成分类发展、协同作战的关系。”王伟强调。然而,目前技能型大学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,如顶层设计不足、政策支持力度不够、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。
截至目前,教育部已批准设置5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,但全国尚未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。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、高职专科的区别,以及职业本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定位等问题,仍需进一步探索。
“当前,我们正以设置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为契机,全力做好职业本科教育的各项工作,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发展模式和路径。”王伟透露。
优化教师队伍:职业教育的核心支撑
为支撑教育强国建设,职业教育还需不断优化教师队伍。王洪法建议,应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,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深入企业实践,大力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。同时,应建立突出质量、贡献和特色的教师评价机制,扭转“重显性指标,轻服务贡献”的倾向,建立长周期积累评价机制。
结语
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。通过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、深化产教融合、提升办学能力,职业教育将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未来,职业教育不仅将为我国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,还将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职业教育的新时代已经到来,你准备好了吗?
声明:此篇为自适应模板—IT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
https://www.newer2001.com/h-nd-85.html
上一篇
“双高计划”院校产教融合建设成效评价研究
下一篇
强强联合,铸就科技教育新标杆 牛耳科教携手安博集团开启国际化征程
文章分类:
行业动态
分享到:
Copyright 2011-2024 牛耳科教
湘ICP备2022005148号-2
牛耳科教 运营主体:湖南牛耳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